全票70元,半票35元(臺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
線上購票(klook、KKday)https://reurl.cc/e9r2nW
※園區目前尚進行入口意象及景觀改造工程,預計於2024年9月份完工。
※2024年7月8日起部分園區開放(購票參觀)。
週一~週日08:30~17:30
自行開車:
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下-省道臺1線-中央路-中華北路一段-中華西路二段-永華路二段-光州路。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臺南站下-轉搭臺南市公車(14路、88路)至億載金城站下。
簡介:
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藉口琉球漁民漂流至屏東滿州鄉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出兵侵臺(史稱牡丹事件),清政府派沈葆楨來臺籌辦防務並派代表和日本交涉撤兵。另一方面積極加強防務,鑑於鞏固安平海防保護臺灣府城,建請建造砲台。利用熱蘭遮城磚材與洋式紅磚建造,四周有護河,引海水灌注,闊約十尺,水深沒頂,城門出入一座,開向東南。
清光緒二年(1876)建竣,其不僅是臺灣第一座現代西式砲台,也配備五門英製阿姆斯脫郎十八噸前膛大砲,威力強大。砲位下原有兩尺厚的三合土屋,作為避砲室和倉庫,昔已破壞,今改斜坡覆土。二十世紀初,大砲毀壞變賣,木橋斷陷,城洞砌磚封閉,一副殘破景觀。民國六十四年,砲台建成100週年時,臺南市政府大規模整建並仿製大砲、小砲,始成今貌。
億載金城沿革:
*1874 因琉球漁民遇風漂流遭原住民殺害,至使日軍藉口侵入今臺灣屏東一帶,清政府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欽差身份來臺籌防。沈葆楨於9月開始興建二鯤鯓砲臺。
*1876 全臺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大門額書「億載金城」四個字。從此在鯤鯓臨海擔負起保疆衛土的重要大任。
*1905 日本時代,砲台曾遭若干毀損;二戰後,政府於民國64年,砲台建成100週年時,大規模加以整修,所成今貌。
*1999 民國88年再次進行修復重新開放,在最後一次整修時挖出了部分原埋藏於地底之下的遺跡,以玻璃罩保護著以供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