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2年(西元1899年)日政府實施「食鹽專賣制度」,並在臺南州臺南市鹽埕設立「臺南鹽務局」以進行收納、買賣及檢查等事務;明治34年(西元1901年)5月23日正式成立「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將鴉片、鹽、樟腦專賣統合,同年6月創設「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鹽埕的「臺南鹽務局」隸屬專賣局鹽務課並改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負責處理鹽之專賣事務。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將專賣業務移至臺南火車站旁的「臺南支局」(即今市定古蹟「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原址改設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安平支局鹽埕出張所」,同年11月改制為「臺南專賣支局安平出張所鹽埕鹽分室」。
大正13年(西元1924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精簡組織,整併「鹽埕鹽分室」和「灣裡鹽分室」最後改制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鹽埕分室」,編制為一名主任、四名職員等,管轄目前國宅里至南都里四個鹽區。鹽埕場務所當時做為辦公廳舍,負責發放鹽工工錢,以及製鹽所需如鹽簍等物件,並負責銷售工作。
民國61、62年間停止營運,並於民國76年間規劃為員工單身宿舍。民國92年公告古蹟名稱則參照明治34年之「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命之。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建築本體為日治時期之鹽務辦公室,屬於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官署系統,其專司鹽專賣。1919年重新建造時,將原位於高雄紅毛港的原烏樹林支局紅毛港出張所廳舍建築本體移築至臺南鹽埕重建作為臺南支局廳舍,廳舍玄關使用了懸魚、寶塔、寶珠和牛腿等常出現在日式建築中的裝飾性元素,破風板也使用特殊造型,迴廊柱及斜撐以簡單的倒角修飾木構件邊緣線條,融合西洋風情與日式裝飾,屬和洋混合風格之建築,目前保存下來的廳舍僅此為移築而成。後側附屬家則為現地新建,建築風格為日式傳統民居形式。
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整修及委外經營後,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別緻的和洋咖啡館,除了品嘗美味的咖啡

,還可認識臺灣鹽業歷史,享受悠閒氛圍!
參觀資訊:
地址:臺南市南區鹽埕路125號
開放時間:11:00-19:00(週一、二休館)